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3月, 2019的文章

孩子其實比我們想的更懂得如何自我肯定

圖片
這幾個月諮商一個上課容易分心的孩子,聽到他越來越多的自我肯定,甚至是對我的讚美與同理,感覺相當地窩心與欣喜。同時讓我深深的領會到:人天生具有內在的知識和智慧,當人信任內心直覺的衝動來行動與表達時,他便能滋養自己與他人。 這孩子不會立即回應我對他的肯定,例如,稱讚他講的故事很生動有趣,他會說:「也還好啦。」可是等過一段時間,他向我描述自己如何用故事幫助了同學,接著便得意洋洋的說:「你看!我很會說故事吧!」這是當他在做了某些對自己感到驕傲的事情之後,用自己的話說出來的自我肯定。 從這樣的孩子身上,我發現孩子往往知道什麼樣的表達,最能夠讓自己感覺有力量。大人看到孩子無法專注(無論是課業還是人際),會因為自己的焦慮,而對孩子的各種行為下了太多的評論與指導,使得孩子無法運用天生的直覺力,跟著內在的智慧來探索,反而學到了不能信任自己,需要依賴大人來判斷是非對錯。 如果我們期待孩子們能夠發揮潛力,達成種種成就,那麼需要做的,就是帶著欣賞與好奇的心情陪伴孩子,允許孩子自由的說出他想說的任何話、在安全的範圍做他想做的任何事。 孩子反應慢或沒反應,不表示他不在乎,更有可能的是他需要時間驗證大人所說的事情。

《一級玩家》現實世界的遊戲規則

圖片
---電影資訊--- 一級玩家 Ready Player One 上映日期:2018-03-29 片長:02時20分 導演:史蒂芬史匹柏(Steven Spielberg) 演員:奧利薇亞庫克(Olivia Cooke) 、 班曼德森(Ben Mendelsohn) 、 T.J.米勒(T.J. Miller) 、賽門佩吉(Simon Pegg) 、 馬克勞倫斯(Marc Lawrence) 、 泰謝里丹(Tye Sheridan) ---心得--- 在綠洲裡面,除了不能真的將食物吃下肚之外,感官的經歷與現實世界中的感受是一樣真實的。 這個虛擬世界幾乎完全複製了現實世界的生存法則,人們同樣都拚個你死我活,只為了讓自己的名字印上排行榜、為了培養出一個擁有十八般武藝的身分。 原本,玩遊戲是為了放鬆與休閒,有些人則為了逃避現實的壓力。但是綠洲裡的人們卻漸漸地將虛擬遊戲當成了賺錢與出名的工具。非但沒有透過遊戲而紓壓,反而製造出更多的壓力、痛苦,負債累累甚至丟了性命。 男主角最後說「只有現實世界才是真實的」,提醒人們不該只經營虛擬身分, 也要在現實世界中努力。直接點出這部電影的主旨:虛擬遊戲世界雖然好玩,但你真正能夠擁有的只有現實世界的人事物。 不過,我們不妨換個角度來看這部電影。 男主角其實是因為在遊戲中破了魔王級的關卡,所以才改善了他的生活,不但交到許多好友,也找到了真愛。 那是不是代表,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沒有我們想的那麼不一樣?我們用同一套看待人生與世界的方式來玩遊戲,那麼這個遊戲世界將不可避免的一樣充斥著各種壓迫與災難。 當男主角在「冒險」遊戲中拿到水晶鑰匙時,他體會到「遊戲不是為了破關,而是體驗過程」。所以,我們不該帶著現實生活的規律去玩遊戲,而是該反過來用玩遊戲的態度來體驗現實人生,不要那麼在乎最後能夠累積什麼樣的名聲財富,勇於體驗、冒險,並想像各種可能性。 因為,人生的遊戲規則、我們所扮演的角色,本來就是由我們自己決定的。唯有在了解遊戲規則的掌控權除了自己再無他人,我們才能無論玩遊戲還是工作,都能感到自在與充滿活力。

《酷寒殺手》天寒地凍仍勇往直前

圖片
這部電影與其說是一部替兒子復仇的動作片,更像是讓人們輕鬆看著壞人全部消失的喜劇片。一方面透過搞笑而歡樂的氣氛消彌人們對於毒販、暴力事件的恐懼;另一方面,平凡的主角不費太大的力氣,便解決一個又一個涉及殺害兒子的毒販,滿足了人們對於毫無經驗的小角色也能完成壯舉的期待。 從場景的部分來看主角為何能夠如此順利完成復仇大計,有兩幕經常重複出現,一幕是主角開著鏟雪車,無論白天、夜晚,總是不畏風雪地在雪地中開出一條道路,積雪之深,兩旁的雪壁竟比車還高。另一幕是車子在馬路上筆直向前衝刺,一刻不停。這兩幕場景似乎象徵著主角勇往直行的心情,如同他在影片開頭曾說他的工作是:「我選擇了一條路,堅持走下去。」在為兒子報仇這件事情上也是一樣的,主角沒有任何遲疑,不放過任何一個參與此事的人。 電影演到最後,幾乎所有壞人都死光了,電影放過了天真無邪的孩子、具有基本維持社會秩序功能的警察、兒子遭白人毒梟殘害的印地安老人、以及殺死一個又一個毒販的主角。其中,印地安人與孩子給人們一種與世無爭的印象,印地安人在大自然中樂天知命地活著,而孩子則在遊戲世界中做著美夢。這兩者的角色比較像是為了保有在整個互相殺害的事件裡頭,人們心中僅存的單純與美好。 電影的最後一幕是主角與印地人駛著鏟雪車,而先前搭滑翔傘的印地安人則撞死在他們車前,看似是個搞笑的畫面,然而在這無盡的茫茫白雪中,兩個失去兒子的父親,依舊是悲傷的,而這份無邊的沉痛並不會隨著那些毒販一同消失。

(已開課,可報名單堂)啟動生命飛船─航向情緒覺知的四堂工作坊(北部)2019/4/16-5/7

圖片
新時代思想賽斯書提到: 身體常常表現出許多肢體語言,全都是一種創造性與人溝通的方法─皺一下沒是一個自然的溝通方法,意思是:「你把我惹火了。」「我生氣了。」 如果你想皺眉頭時,卻告訴自己要面露微笑,你就是在干擾自己自然的表達,而拒絕了和對方的一個適當溝通,告訴對方你真正的感覺。 當你藉著切斷自己的自然反應刻意顯出你的靈性時,就變得不再是一個喜悅滿足的自然生物,離了解真正的靈性還很遠。  --摘自《個人實相的本質》 邀你一同放下防衛機轉,為自己的情緒做主,拿回人生主導權  4/16, 4/23, 4/30, 5/7(二) 7:00p.m. ~ 9:00p.m.  李孟穎 諮商心理師 x 宋文玉 心靈輔導師  在這四次的工作坊裡你將學到… ➤慣性反應怎麼形成?是外在的人事物引發我們的反應嗎?我們熟悉其中反覆出現的情緒嗎?我們是否認為自己是情緒的受害者?裡面有多少情緒?我們都在想什麼? ➤溝通時,易在外在事務上爭執,因為每個人很多隱誨不明的心情沒有表達。情緒都是隨著林林總總的念頭而來,沒辦法表達情緒,往往是由於不習慣覺察。  ➤我們是否一味的在觀念裡運作,而忽略了創造力。例如:你可能經常聽見這樣的話:「你不要感情用事,要理性一點。」一般人都怎麼看?這裡面有哪些想法?哪些有好處?有沒有阻礙?  ➤當我們經常覺得,是種種外在的人事物令我們不勝其煩時,我們是否感覺很無奈,很沮喪,漸漸耗盡能量?覺察是重要的內在歷程,先看見,再面對、經驗和體會,接著接納和允許,最後轉化與改變。  帶領者 宋文玉 心靈輔導師 >心理輔導與諮商經驗30年 >板橋社大講師 >賽斯教育基金會心靈輔導員初階、進階、高階培訓結業 >國中英語專任教師兼輔導教師退休 >義務張老師 >臺北縣教育局、中興大學法商學院課員 >專長為身心靈療癒團體帶領、靈性療癒、親子關係與溝通、生涯輔導 >賽斯取向心靈輔導、催眠治療、歐林開啟光體、大天使卡解讀、臼井靈氣、無意識舞蹈、家族排列、脈輪能量開啟、臺灣花精卡解讀、奧修靜心、曼陀羅繪畫、多元性藝術表達、潛能肢體開發訓練 李孟穎 諮商心理師 >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畢業 >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畢業 >心理諮商與團體帶領經驗1

《捍衛生死線》超越意識的界線,延續生命的終線

圖片
英文片名: Replicas; 上映年份: 2019 年 導演:傑佛瑞·奈克曼諾夫執導;主演:基努·李維、艾莉絲·伊芙、湯瑪士·米德迪奇   這部電影描述基努李維飾演的威廉在研究人類意識的轉換,目標是成功轉移往生者的意識到機器人身上,以延續生命。在家庭出遊時遭遇車禍,妻小死亡,威廉立刻決定使用工作上的技術與器材將家人帶回來,但是,雖然有機會讓心愛的家人復活,卻因為器材不夠而面臨必須捨棄其中一位家人的痛苦抉擇。 電影的氣氛經營上,很難得看一部科幻動作片不會太過緊張,這部電影有個搞笑的角色,時不時地與基努李維開個小玩笑緩和氣氛。然而,儘管笑點不少,隨著充滿科技感的配樂,劇情的發展上還是能夠導引出許多令人驚奇與觸動人心的橋段。   一開始,複製出來的妻子沒有任何意識,因為威廉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成功複製人類的意識,只有動物的意識能成功轉換。在這裡,意識的轉換在動物身上能夠實驗成功,說明了一項滿重要的事實─動物天生便全然信任自己的身體,明白自己的存在與身體是合而為一的,怎樣都不可能失去身體、脫離身體而活,所以也就不會因為換個機器身體,就感覺到自己不完整或是生命的存在受到破壞。但是人類就不一樣了,人有複雜的思考、對自己的身體有所認知並加以詮釋, 345 號實驗機器人在激活之後激動地詢問:「我是誰?」因為當失去了復生前對身體原有的概念,自我完整的概念也受到衝擊,「我,不再是原來的我」。 然而,就在威廉在碰觸妻子莫娜的手,莫娜的腦部出現反應後,威廉終於領悟到─原來人類的意識無法複製的原因就在於身體。這也帶出了另一項關鍵的概念:身體擁有自己的意識與記憶,身體為我們保留了那些我們的表層意識早已遺忘的事件與情感。   威廉在復生演算法上的修改,使得用他本人複製出來的機器人,更像機器人,而與真正的威廉有所區分,複製的威廉機器人繼承了威廉的智慧與能力,卻認知到自己是個獨特的存在。 最後,複製人工程帶回了本該死去的人,生死有命不再絕對,老化的肉體可以換新,過世的愛人能夠回到身邊。在威廉挑戰死亡的不可逆性的實驗中,人們產生一種充滿希望的想像,想像死亡也許不是必然的,想像意識能夠超越對現有身體的認知,向著更健康且充滿愛的可能性延伸,即便只透過想像,卻真的對眼前的枯燥的生命、對自己患有病痛的身體產生神奇的影響,也不無可能呢!

賽斯教育基金會身體療癒拿回力量工作坊 上課心得

圖片
這三天上了賽斯基金會賴志榮與徐星喬老師的身體療癒─拿回力量工作坊。 上完課的充實感,如同一夜之間,滿山的花朵齊放,既靜謐又歡鬧。 靜謐的是對情緒想法清透的觀照;歡鬧的是課堂上一一完成的學習目標:複習心理學、學習身體療癒 (somatic experiencing) 技術、照顧自己上課的感受、同理大家內在歷程的流動。 彷彿站在透光的橋上,凝望岸上不知何時種下的種子,在夜裡悄然長成了一整片密林。 這三天的課映照了我這 12 年來,從心理學、新時代、賽斯的學習與整合。 健康的界線,不是將我與你的問題劃分清楚,個人負責個人的問題;而是看見我們在眼前的問題上共同擁有的信念是什麼,以及我們透過這樣的衝突,真正渴望的是怎樣的連結與互動。 創傷的修復,不是在當下重新創造快樂的經驗來讓自己脫離壞的感受;而是對過往事件形成全新的想法,來改變當時的感受,進而領悟到─每個事件都還有其他無數的可能性。 假設我們因為不喜歡某個經驗而創造另一個經驗,那都是我們的意識,在此時此刻,從無數的可能性中做出了選擇。至於我們的外在感官不願面對、而因此推開的其他經驗,事實上默默支持與豐富了我們的生命。 每一個意念,都是一陣風,吹起一幅幅心靈的畫面, 那些畫面悄然的從無邊無際的天地間浮現出來,為這世界增添了一頁又一頁的色彩。

夢裡總是出現一堆人? 夢中的人物反映著做夢者內在不同面向的性格

圖片
在運用賽斯觀點幫人做解夢諮商,以及解自己的夢時,我注意到有些人的夢裡面,出現的人很少,而我夢裡面總是有很多很多的人,有時候我是旁觀者看他們演出,有時候是他們其中一員。 由於夢裡的人如同醒時生活的人,反映著自我內在不同的狀態,想到過去所學的心理學,不禁懷疑,難道說人格整合的越好的人,夢裡出現的人會越少嗎? 不過再回到賽斯的思想才知道,我們人根本不可能停止投射,因為人永遠是那麼多變、豐富而複雜; 心靈無時無刻都在創造新的可能性,也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整個宇宙的一份子,所以怎樣都不可能跟其他人或生物真正區隔開來,個人的一思一想、一言一行總是完美的與其他生命交織在一起。 所以基本上所謂的投射,事實上是人與人之間,帶著各自的目的,自然而然形成的連結與交流,是生命合作性的冒險。 我們在夢裡面規劃、構思、重塑我們的生命,並把夢裡的領悟、新的行動力帶進醒時生活。 --參考資料-- 《心靈的本質》提到「在夢中,能以比存在於任何層次的傳統日常實相更為進步、更高的了解來評判行為與事件。 夢境是所有實質事件的來源,因為夢境提供了為大的創造性架構,接著我們再從中選擇每日的現實。」

《嬰魂不散》─恐懼的大洞

圖片
片名:嬰魂不散 上映:2019.2 語言:英文 導演:李克寧 演員: 席娜凱絲蕾、詹姆士昆馬奇 這是一部在親子關係上象徵意義很強烈的驚悚片。畫面與配樂皆相當詭譎、恐怖,劇情則偏向簡單,主要的劇情是女主角莎拉帶著兒子搬到森林附近,在森林看見一個巨大且緩緩下沉的洞,從此鬼魅假扮成兒子,待在莎拉身邊。 恐怖片經常能夠直指人們心中強烈的恐懼,莎拉擔心兒子吃得太少、無法適應新環境、在學校交不到朋友,更擔心兒子會怨恨自己讓他失去爸爸。莎拉這些內心的恐懼,巨大得如同森林裡緩緩陷落的大洞,猙獰而邪惡。 雖然,兒子真的如莎拉所期待的,一夜之間變得聽話可愛、擁有極好的食慾,也交到許多新朋友。但是,發瘋的鄰居太太卻告訴她:「那不是你的孩子。」似乎在提醒她:「期待孩子表現得不是他自己,那就不是你的孩子了。」 經過千驚萬險的蒐證與對質,莎拉總算透過鏡子發現眼前的孩子是鬼魅假扮,並且明白到自己終究得走向林中的巨洞,救回她的兒子。這也在說,當一個母親願意走向內心巨大的恐懼─包含了對孩子不聽話的恐懼、離自己遠去的恐懼、無法融入社會的恐懼以及活不下去的恐懼時,她才有機會再次見到她真正的孩子,也就是莎拉接納了孩子真實的樣貌,即使他不吃東西、對她生氣。 莎拉在這層層的恐懼中徹底放鬆,緩緩陷進泥沼,帶著對兒子的強烈信任,在壓迫而狹小的通道中匍匐前進,最終找到自己的兒子。 這部片不僅讓我們看到誠實對待自己的擔心與期待有多重要,更多的是,如果能帶著看見真相的勇氣,任憑恐懼的大洞吞噬自己,對孩子的愛與信任才能真的傳遞出去。